祭器是什么意思(祭器的拼音怎么写)

编辑:www.91px.com 浏览:

导读:大家好,祭器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祭器的拼音怎么写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祭器是什么意思和祭器的拼音怎么写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一、祭地仪式使用的礼器有哪些明清祀典分三个等级。祭祀皇地只为最高等级的大祀

大家好,祭器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祭器的拼音怎么写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祭器是什么意思和祭器的拼音怎么写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祭地仪式使用的礼器有哪些

明清祀典分三个等级。祭祀皇地只为最高等级的大祀,每年夏至举行,由皇帝亲祭。如果不能亲祭则遣官行礼,叫做恭代。

地坛的祭祀对象为“皇地只”。地只亦作地示,专指地神,“天为神,地为只”,是与天神相对应的神。皇是大的意思,皇地只是对地只的尊称。

明世宗更定祀典,建造了地坛,但是并不热衷于繁文缛节的祭祀活动。嘉靖十年(1531年)夏至,世宗首次亲祀皇地只,以后又亲祀3次,十八年(1539年)以后“竟不亲行”。从1531年到明亡的114年间,皇帝亲祀方泽12次,其余皆遣官代祀。据记载,崇祯十五年(1642年)夏至日亲祀方泽,“是日,四鼓后钟鸣。上乘舆从午门、端门、承天门、长安左门、安定门谒北郊。至行幄,具祭服,时曙色渐开。上翻阅章疏久之。报卯时,上步出大次,从内棂星门右门步入。行大祭礼,乐九奏,上升坛者五,而对越尽礼。仍归大次,易常服而还。”明代祀典由此可窥一斑。

清初皇帝年幼,夏至大祀遣官行礼。1907年光绪亲诣方泽行礼,是历史上最后一次皇帝亲祀。

儒家认为天地没有形象,不能“像之为人”,所以祭坛中只有神位,没有人格化的神像。地坛的神位分正位、配位和从位三等。正位皇地只位于方泽坛上层正中,以皇帝的祖先附在两侧配享。明代独以太祖配享,清代以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和宣宗(号称三祖五宗)配享。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和皇帝陵寝所在的五陵山附在下层从祀。

五陵山为明代以后皇帝陵寝所在地。建成于明初的北京天地坛中,将孝陵钟山、长陵天寿山分别附在中岳和北岳之后从祀。嘉靖九年(1530年)“号祖陵山曰基运、皇陵山曰翊圣、孝陵钟山曰神烈、显陵山曰纯德,并天寿山俱从祀方泽,居岳镇之次。”清代封永陵山为启运山、太祖福陵山为天柱山、太宗昭陵山为隆业山、世祖孝陵山为昌瑞山、世宗泰陵山为永宁山,从祀方泽。

明清对天下名山大川的祭祀分三个等级:依次为从祀方泽、在北京地只坛祭祀、在当地建庙祭祀。

皇帝在大祀之前斋戒三天,不审理犯罪案件、不宴会、不听音乐、不宿内宅、不饮酒吃荤、不问疾吊丧、不祭神扫墓,以洁身净心,表示虔诚。明代《方泽大祀仪》没有规定到地坛斋宫斋宿。清雍正年间在宫内建斋宫,规定前两天在宫内斋宿,第三天到地坛斋宫斋宿。

祭地仪式繁琐复杂。祭祀前五天开始视牲,设神座、供张展牲器,书祝版、阅祝版、视割牲等。前一天夜间准备陈设和祭器、祭物。待神位从皇只室移到方泽坛上安放完毕,奏请皇帝行礼。皇帝在棂星门外盥手后登坛,祀典开始。仪式分九项:依次为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读祝,亚献,终献,受福胙、彻馔,送神,望瘗。各奏乐章一章,初献和亚献舞武功之舞,终献舞为文德之舞。最后将神位送还皇只室,仪式结束。皇帝回宫。

祀典使用的礼器和祭器遵用古代名称和古代形制。地坛的礼器和祭器都是黄颜色。最重要的礼器是一块瑞玉,叫做黄琮。史籍中说:“以玉作六器,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清代“地坛正位用黄琮,方径四寸有奇,中厚七分,边厚二分,微作剡首。下正方一角有纵理,如山形,亦以象地。”天坛公园收藏着一件黄琮,、、。祭器有爵、豋、鉶、簠、簋、豆和尊等器形,原为商周时期的食器或酒器,后来专用作祀典时盛放食品的礼器。乾隆审定郊坛祭器用陶,以表示崇尚朴素。地坛公园管理处收藏着全套光绪年间官窑烧制的黄釉瓷质祭器。皇帝所穿的祭服也是黄颜色,与朝服颜色相同,含义不同。

二、青铜器为什么叫牢底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青铜器的底部叫做"此,角名牢,以此为名也"。意思是这种良好的青铜器具有坚固的底座,稳定而耐用,所以人们称之为"牢底"。在古代社会中,青铜器通常被视为珍贵的物品,除了它们可以作为实用或崇拜性质的物品外,还可能具有象征和礼仪等方面的意义。

因此,在一些历史和文化背景中,青铜器的名称有着深刻的含义,例如祭器、玺印、乐器等等。

三、歆器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是欹器,而不是歆器。

《欹器》独特的文化内涵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就陈列着1895年“光绪御制”,一高45.5cm、长18.7cm、宽14cm的铜制器物。此器物底座上有一个框架。框架的中央吊挂着一个直径12cm、高14.7cm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两边的乳钉形轴与框架内侧的针状轴衔接,这样,这个容器就可以在框架上沿一定方向转动。

如果往容器中倒水,水倒入一半时,容器正好是垂直地吊挂;将水倒满后;容器却自动翻转,而把水全部倒出来了,之后,容器就又自动偏向一方静止下来。这种器物叫做“欹”(音:qī.)欹的字面意思是倾斜,是中国古代打水用的器皿,欹器是不能一次性装满水的容器,但是它的独特外形,反而会使打水变得“事倍功半”。

孔子《顴欹器图》明代人所画,一说郭翊所画,画面表现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上部有楷书十四行,文为《孔子家语·三恕》一则。

此幅“欹器”为铜质,云牙大口外敞,圆腹圜底筒形,边饰雷纹,两耳位腹中部,有铜链悬于横木上。其三器:中间水半满,悬挂稳妥,是为“中正”;左边无水,偏右歪,是为“虚欹”;右边则为“满覆”。器架前右端站立一位守庙老人,手提木水桶侍立。器前左端站立四人,其中三人面右,身材高者似为孔子。一人面左,躬身施礼。从上面题跋分析,似为子路请问持满之道,孔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法,富有四海守之以谦,以所损之又损之之道也。”

?

《孔子家语·三恕》及《荀子》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鲁国都城曲阜,孔子的学生颜路,在鲁桓公庙里看到一个叫做“欹”的陶罐。外观看上去也不美观。可是鲁桓公很器重这个器具,总是把它置放在座右。古人以右为尊,那么“欹”会不会有什么深刻的涵义呢?

公元517年,孔子坐牛车并带了子路颜路他们一班学生避乱鲁国去了齐国。颜路找水,看到井台上放着个陶罐,正与鲁桓公庙里见过的“欹”一模一样。庙堂之器怎么会放在井边?颜路将这陶罐被放下井后,由于浮力作用,罐身立即倾斜,水便汩汩地灌入罐口,一会儿就满了。提上来放到地上,只因肚子大底座小,陶罐立不稳,不经意间便向一旁倾倒了,水便流了一地。赶紧去扶它,已所剩无几了。

《自制欹器》

颜路说是祭器不好当水桶使,与子路争开了。孔子便过来,对这个陶罐看了又看,孔子想到古书的记载说:它可是中则正,满则覆啊,天下事没有满而不倾斜的,这便是古哲告诉人的不可持满的道理呢。所以说聪明的要守愚,功高的要退让,武勇的要守怯,富贵的要谦虚。太自满了是会倾覆的呢!

?

《欹器》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

在清朝,光绪皇帝命人在紫禁城里摆了无数的欹,意在告诉自己和朝廷里的大小官员,“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其指导理念正是来自于欹的“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皇帝如欹者,国土必将昌盛,国家必将兴旺;官员如欹者,则君王有幸,万民皆福。

?

《铜雕欹器》

从欹装水到谦虚做人而后又联想到学问,其实一个目的,就是无论做人也好,做学问也罢,时刻告知自己,宇宙之大,人之渺小,哪里有什么值得我们骄傲的呢。还是低下头来,做好自己吧!寓意是借用欹器装满水就倾覆翻倒的现象来说明骄傲自满,往往向它的对立面空虚转化。

“欹器”这一蕴含了“谦受益,满招损”警世寓意的具体器物日后便经常被人们恭敬地放置在座位的右边,时刻提醒自己为人的准则。我们现在所说的“座右铭”就是由此得来。

?

若有朋友去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游玩的话,可以去看看欹,并领略一下欹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吧。

?

《孔子杏坛讲学》

?

埙演奏《知音》

【注一】《淮南子道应》篇:孔子观桓公之庙,有器焉,谓之宥卮。孔子曰:“善哉,余得见此器。”顾曰:“弟子取水。”水至灌之,其中则正,其盈则覆。孔子造然革容曰:“善哉,持盈者乎!”。

纪评:“欹器不言有铭,此句未详,或六朝所据之书,今不尽见耳。”周注:“欹器不闻有铭,这是连类而说。”

【注二】《尚书·大禹谟》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告诫,《抱朴子·臣节》中有“畏盈居谦,用终有庆”的说法,意思是警惕自满、常处谦虚谨慎的地位,才能最终得福。

?

祭器是什么意思和祭器的拼音怎么写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