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升本备考阶段,学生们会逐渐养成一些复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升复习效率,一些不良的复习习惯却是大忌,必须及时改正。
第一,缺乏复习规划,效率低下。在长期的复习过程中,最不可取的就是没有明确的复习策略。若每天没有固定的复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就会使得复习变得杂乱无章。许多学生只简单地规定每天必须复习到几点,这种方式虽然看似努力,但却不清楚自己一天中到底学到了什么。长此以往,前面的知识还没掌握,后面的学习又跟不上,错误频发。其实,每天花十分钟明确一下当天的复习目标,完成后就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增强自信。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有些枯燥,需要严格管理自己的时间,但坚持执行学习计划,避免盲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做题时过分依赖复习资料。例如在做高数题时,一忘记公式就去翻资料;做英语题时,一忘单词就去查书。这样虽然能暂时解决问题,但却无法真正掌握知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关键知识点牢记在心,这样才能在做题时思路清晰。否则,即使一时做出题目,也只是短暂的胜利,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依然无从下手。
第三,打草稿不认真。许多学生在解理科类题目时,明明在草稿上有清晰的思路,但正式做题时却变得混乱。这是因为他们的草稿过于随意,缺乏逻辑和条理。平时打草稿也要条理清晰,以理清自己的思路。这样,在考试时就能准确无误,避免失去不必要的分数。而且,培养自己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对未来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四,只做题不思考。许多学生会出现成绩忽高忽低的情况,这就像是“瞎猫撞上死耗子”。成绩高时是因为恰巧遇到了自己会的题目,遇到不会的就不会融会贯通。像高数这样的学科,只有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许多学科的考核都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只有彻底理解这些知识点后再去解题才能巩固知识。学习和答题时,要学会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分析每个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异同点。学会整合分析知识点,自然就有了思路。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就能顺畅解决。思考得多了,印象就会深刻,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